WilliamHill英文网
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

匠心筑梦,重焕生机——学院思源传统文化工作室开展传统文化系列活动

在传统文化传统的时代浪潮中,WilliamHill英文网思源传统文化工作室秉持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与文化自信的理念,在过去的半年里先后开展了多项沉浸式传统文化体验活动,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传统文化的大门,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焕发出新的活力。

匠心非遗——我在上电“对话千年”

在匠心非遗板块,工作室通过节气梳理,配合相关非遗传统文化活动,如小雪时节,一场 “盐绘冬韵” 盐画创作活动在校园内悄然展开。在活动现场,大家用细盐,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湛的创作手法,在画板上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冬日图景,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创作者对小雪节气的理解与感悟。盐画作为一种小众却极具特色的艺术形式,不仅让大家感受到了艺术创作的乐趣,更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到了冬日的诗意与浪漫,为寒冷的季节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艺术色彩。

冬至来临,校园里墨香四溢,“冬至至、福门至”写对联活动火热进行。工作室同学们铺展红纸,挥毫泼墨,将对新年的美好期盼与祝福融入到笔走龙蛇的书法作品中,此次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书法艺术,更让大家将对联装扮了宿舍,提升了宿舍装扮、美化,在一笔一划间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和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。


春分时节,万物复苏,春分织梦,纸育绿茵——废纸重生绿意浓主题文化体验活动,活动通过春分知识科普、种子纸手工制作引领同学们感受自然时序之美,践行可持续生活理念。同学们从了解春分的历史渊源、民俗活动到天象奇观,引导大家跨越时空的界限,体验古人智慧的博大精深。在工作室成员的指导下,大家将废弃的演草纸、旧书刊等彻底揉碎制浆、调色塑形,再将植物种子巧妙嵌入纸浆,最终压制成可栽种的种子纸。本次活动以“零废弃”巧思串联文化传承与生态教育,让“循环再生”理念在指尖实践中扎根,为校园注入“古韵今用”的绿意盎然。


这一系列以节气为单位开展的活动,不仅丰富了大家的课余生活,更搭建起了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桥梁。让师生们在体验传统习俗的过程中,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,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。

“修复工坊”——我在上电修文物

“修复工坊”板块中,工作室与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紧密合作,先后开展古籍与陶瓷修复体验活动,吸引了同学们踊跃参与。在古籍修复体验活动“触摸历史,修复时光”中,学生们在专业老师指导下,化身为“古籍修复师”,从前期仔细观察古籍残页的病害状况,如虫蛀、霉变、破损等;到通过毛刷有条不紊地进行清洗,再到最终用滴浆法或补纸法修复残页的破损部分,整个过程仿佛在为古籍重新编织时光的脉络。修复完成后,工坊还融入了创新元素,在场学生充分发挥创意,将修复后的古籍制作成古籍灯、滴胶书签、滴胶杯垫等文创作品。这些独具匠心的文创,让古老的智慧重新焕发光彩。


而“修复瓷韵,对话往昔”陶瓷修复活动里,在场学生仿佛化身为时光的“修缮师”,在专业老师的讲解下,仔细观察手中陶瓷碎片的质地、颜色、纹饰,以及破损的程度。实操过程中,同学们先将瓷片放入水中洗净,去除污垢和杂质;随后用胶水将碎瓷片拼接完整,再用打样膏拓出瓷器缺失部分的形状并用石膏填补,待成型后,再用水砂纸细心打磨,使修复处与原瓷片自然融合。

思源传统文化工作室后续将继续开展如书画装裱、非遗螺钿制作等系列活动活动,为同学搭建了亲近传统文化的桥梁,让大家在实践中领略传统技艺的魅力,提升文物保护意识,传承非遗文化,为推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持续贡献力量,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。